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中心 > 特種養(yǎng)殖 > 養(yǎng)蠶技術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近幾年來農業(yè)結構的調整,蠶豆面積逐年擴大,但經過多年的種植,蠶豆病蟲害也逐步加重,特別是蠶豆根腐病、莖基腐病成為主要病害,F將蠶豆根腐病和莖基腐病的癥狀、識別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。
一、癥狀
蠶豆根腐病:蠶豆根和莖基部染病,致病部變黑腐爛,后期側根或主根大部分干縮,地上部植株下部葉片邊緣產生大小不等的黑色枯斑,擴大后致整葉變黑枯死,上部葉脈間出現枯斑,嚴重的葉莖變黑萎縮死亡。莖基腐。焊劝l(fā)黑腐爛,后蔓延到莖基部,致病部腐爛枯死,不萎蔫,別于根腐病。
二、病原
蠶豆根腐病病原為Fusariumsolanif.sp.fabaeYuetC.T.Feng稱茄類鐮孢蠶豆;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有性態(tài)為Nectriasanguinea(Bolt.)Fr.稱血紅叢赤殼,屬子囊菌亞門真菌。蠶豆莖基腐病病原主要有兩種:Fusariumaverenaceum(CordaexFr.)Sacc.f.fabarumRuaneta1.稱燕麥鐮孢氣生菌絲型和F.avenaceumf.fabalisRuanetal.稱燕麥鐮孢粘孢團型,能侵染蠶豆引致基腐和根腐。均屬半知茵亞門真菌。兩菌形態(tài)相似,菌絲白色,帶洋紅色,棉絮狀,大型分生孢子彎梭形、蠕蟲形至絲狀;小型分生孢子少見或不產生,不產生厚垣孢子。
三、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
病菌可在種子上存活或傳帶,種子帶菌率1.2%一14.2%,且主要在種子表面經種皮傳播,此外,以菌絲體及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,都可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該病發(fā)病程度與土壤含水量有關。在地下水位高或田間積水時,田間持水量高于92%發(fā)病最重,地勢高的田塊發(fā)病輕;精耕細作及在冬季實行蠶豆、小麥、油菜輪作的田塊發(fā)病輕。年度間的差異與氣象條件相關,播種時遇有陰雨連綿的年份,根病死苗嚴重。
四、防治方法
1、實行輪作:蠶豆根腐、莖基腐病病菌寄主范圍窄,實行蠶豆、小麥、油菜等3年以上輪作,效果好。但不宜與豆科牧草輪作。
2、加強田間規(guī)劃和管理:選擇高燥排水好的田塊,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,不宜用病株漚肥,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,在蠶豆生育過程中不要缺肥、缺水,加強排灌,防止土壤過干過濕。
3、種子處理:播前用56℃溫水浸種5分鐘或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種10分鐘。
4、藥劑防治: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%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%百菌清500倍噴霧,隔7―10天1次,連續(xù)防治2―3次,有一定防效;或在發(fā)病初期往植株莖基部用70%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澆根。
注意:敵克松應在傍晚時施用,不宜兌水噴霧,避免造成傷苗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